重量很重《认知交流》出版

2020-04-06 14:19 来源:科创网

原标题:沉重的重量!出版物《认知传播学》

c61c3aadb21e4b75babc4b66eea9bc57.jpeg

《认知传播学》

欧阳宏声等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3

ISBN 978-7-03-064441-1

艺术经纬:王丹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成果—— 《认知传播学》 日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认知传播学》在充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梳理了认知交际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认知交际整合创新的基本条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阐述了认知交际的本质特征、功能和任务,揭示了认知交际和交际主体、接受主体、认知过程和典型模式、效果和评价的基本规律。 从认知传播的角度解释了如何产生内容并理解其文化价值和社会环境,并讨论了认知传播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认知传播学》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的专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认知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具有前沿性、学术性、系统性、应用性和科学性。这对积极传播思想、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效果、更好地建立内容生产机制、正确评价内容传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传播学》适用于从事认知科学、新闻传播、影视传播、艺术传播等传播活动的研究人员和员工,以及学习和研究认知科学、新闻传播、影视传播、艺术传播等传播活动规律的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

向上滑动阅读

目录

导言1

一,认知交际的核心概念1

二,认知交际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三,认知传播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建构6

第一章认知交际的产生和发展9

在第一节之前,口语和认知交流

一、口语前交流:基于客观环境的个人感知10

第二,语言的诞生:吸引声音感知编码的群体规则

第三,口语交际:形象发展为社会雏形奠定基础11

第二节文本和印刷传播时期的认知传播12

首先,单词的诞生:从声音感知到视觉交流超越12

第二,印刷术的发明:认知代码的时空扩展13

第三,文学的繁荣:超现实主义意识形态的识别代码14

第三节电子交流期的认知交流15

一、听觉解码:广播认知史15

第二,视觉解码:电视的认知历史16

三。解码想象:电影的认知史16

Iv .电子传输期间的解码特性17

第四节电子时代后的认知传播17

一、虚拟互动:互联网的认知史

二,主体代码:来自媒体的认知特征18

第三,时间和空间的跨度:接触终端的认知特征18

第二章认知传播的融合与创新20

第一部分是认知传播研究整合与创新的原因

1.趋势:“跨学科”正在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范式

二,整合创新认知沟通解决“困难”的必要性22

第二部分是认知传播研究整合与创新的理论参考

一,认知科学的诞生:奠定认知传播的理论基础24

二,沟通的再思考:“认知”开拓新的研究思路29

第三节认知传播整合创新方法交叉31

一、方法移植:认知交流的实验研究31

第二,方法辐射:认知交流中的内容分析

第三,方法聚合:认知交际中的文化研究

四.方法比较:认知交际中的定性研究

第三章认知交际的本质特征40

第一节包容性和前沿40

一、包容:跨学科视角的反思和延伸41

第二,前沿:超越变化和

第一,升华认知交际的目标理性51

第二,升华认知交流的主观合理性52

第三,升华认知交流的建设性合理性

第二节指导实践55

一、提供科学方法指导55

第二,提供学习与教学并重的学科思想

Iii .提供学习和应用相结合的实际需要57

第三节对社会变革的见解58

一、理解传播主体行为的变化机制58

二。理解沟通渠道构成的变化机制59

三、了解主体的变化机制60

四.理解传播效果识别的变化机制

第五章认知交际与交际主体63

第一节繁殖体的形成64

一、传播主体的身份构成64

二,传播主体的本质特征68

第二节交际主体的认知特征70

一、对传播者主动性的认识71

二,传播主体认知动态循环的74代

第三,交际者认知能动性的社会建构77

四、交际主体认知动态符号表征80

第三节传播主体的认知传播机制85

一、“机制”与“认知交流”85

二。交际主体在认知交际机制中的作用

三。认知交际机制中交际主体的有效性因素

第四节交际主体的认知交际效果94

一,认知传播效应的形成95

二,传播主体的认知传播效果98

第三,交际对象的主体认知交际效果100

第六章是认知交际与接受主体104

第一部分接受主题的特征104

一、接受者的演变和发展105

第二,接收者106的认知特征

第二部分是关于接收器111的认知传输机制

一、微系统中接受主体的认知交流机制

第二,中层系统114中接收者的认知传输机制

三。宏观系统116中接受主体的认知交流机制

第三节接受主体和传播效果118

首先,呈现118接收者的效果

二。媒体环境和接受效果120

第七章是认知过程和认知交际的典型模式

认知交流过程的第一部分125

一、大脑的感知功能125

二。认知交际中的注意机制

第三,认知传输中的记忆存储和输出127

四、认知交流思维活动128

第二节认知交流的典型模式129

一、个体对自我互动的认知130

二。人际交往中的互动认知

三。社交中的互动认知132

第八章认知交际的效果和评价133

第一节认知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133

一、认知传播效应和社会因素的形成134

二、形成认知传递效应和心理因素的发送和接收主体135

第二节认知交流效果的评价137

一、评估认知交流效果的原则137

二。认知传播效果评价的科技支持139

第九章认知交流和内容制作143

第一节内容生产本质与创新144

一、内容制作的含义144

二。内容制作的突破与创新146

第二节认知交流与内容生产的关系150

一、内容制作为认知交流提供对象和主题150

第二,认知交流是内容生产的动力和目的

第三节认知交际中内容生产影响的测量157

一、反思媒体内容制作者及其概念158

第二,重组媒体内容生产的模式160

第四节认知交流对内容生产有效性的评估163

一、内容生产保障体系的合理构建163

二。内容生产内涵的理性分析164

第十章认知交际的文化价值166

第一节文化和性格的内涵

二。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184

第十一章认知交流的社会环境187

第一节社会环境的构成和演变187

一、社会环境的类别188

二。社会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认知交流与微观社会环境192

一,微观社会环境的概念193

二,微观社会环境的实施作用195

第三节认知交流与宏观社会环境199

一、宏观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199

二,宏观社会环境对认知传播的影响204

Iii .个案:205名中国人的认知交流

第十二章认知交流与哲学207

第一节认知传播的哲学视野207

一、认知交流的哲学根源

二,哲学在认知交际中的作用212

第二节认知传播对哲学的拓展214

一,哲学研究新趋势的形成214

第二,认知传播影响科学哲学的人文主义倾向216

第三节认知传播与哲学交叉实践的意义217

一、促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217

第二,“认知”问题已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焦点

第三,提供交流的反思视角219

第十三章认知交流和心理学220

第一节认知交际的心理学视角220

I .精神分析心理学222

二、结构主义心理学223

Iii .行为心理学224

Iv .格式塔心理学225

V.认知心理学226

第二部分借鉴了认知交际的227个心理学概念

一、心理学应用于认知交际的研究方法227

第二,认知交流借鉴心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角231

第三节认知交流与心理学的跨界发展235

一、认知交流有效性的关键:心理系统236

第二,认知交流和心理学是相互依存的

第十四章认知交际和语言学240

第一节认知交际中的语言特征

一、语言的象征意义241

二。语言系统化242

Iii .语言的模糊性

第二节语言的认知交际功能243

I .通信功能243

二、思维功能244

Iii .文化功能245

第三节认知交际对语言学理论的延伸

一、交际主体的认知编码:从语言开始,超越语言245

第二,接受者的认知:超越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处理模式

第十五章认知传播与符号学249

第一节符号学视角下的认知交际249

一、符号发展的关系图249

第二,以符号251为中介的认知交流

在第二部分,认知交际扩展了符号学的思维

一,在“真理”和“幻觉”的认知互动中建构常识社会学252

二,符号交流的认知扩展254

第三部分是认知交际与符号学的融合价值255

一、认知传播与社会符号学的整合256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接257

第十六章认知传播与社会学260

第一节认知传播的社会学视角260

一、社会学与社会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争260

二,认知传播与社会认同模型的构建262

第二部分是认知传播对社会学概念的继承

一、社会认知理论对认知交际的启示264

二。社会文化认知理论对认知交际的贡献

第三节认知传播与社会学的跨界价值268

一,认知传播与现实社会的构建268

二,认知交流与社会融合269

后记271

你可以按二维码买一本书。

作者简介

9c127146097046e8b2c2a7bcb6a639bf.jpeg

48127721ab324175bf1bec2f4db0a4c2.jpeg

欧阳宏声

成都大学特聘教授,媒体研究所所长。资深记者,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十大”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他主持了两个国家优先事项,一个部级重大事项和15个国家一般和省级专题。他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出版了18本书,编辑了两本国家重点教材,写了500多万字。五项成果获得国家奖励,九项成果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奖励。曾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团体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大学影视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中国电影电视研究会会长等学术职务。他被聘为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奖的评委和召集人。曾担任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中国电视艺术金鹰奖、中国新闻奖、长江桃粉奖评委,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四川省评委,国家广播电视论文作品奖、全国十大、百大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评选评委。他还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电视》、《中国广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学科的融合与发展是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认知交际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一方面,它利用认知科学用人脑和头脑消化人类的信息加工,形成理解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在动力,为人类认知交流行为的研究提供最科学、最实证的支持;另一方面,认知传播研究关注人类最日常的信息传播行为,探索以人为本的传播行为,为人类提供认知规律保证的科学分析。

认知传播是在传播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都进入一个狭窄的领域时产生的。科学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和后现代思潮对传统研究理念的超越和突破,使两大研究在相互学习和融合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首先,就传播学而言,传统批判性研究取向所开辟的研究领域反而成为研究的一大桎梏,导致研究思维的僵化。然而,实证研究虽然借鉴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思维和方法,但仍然缺乏独立性和科学规律的有效支持,从而使得传播学研究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独立方法的支持。其次,认知科学的研究仅仅依赖于数理逻辑的计算和公式推导,缺乏对实际环境力量的考虑,因而缺乏真实性。“认知”与“交往”的有效整合将通过认知科学的数学演绎为交往研究构建一个有机的框架,从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同时,将认知研究纳入传播学视野,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思想融入数理逻辑,真正还原人类主体认知过程中的环境互动,为认知科学研究提供有效支持,为解决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困境提供有效路径。这也是构建认知交际的根本意义。

对“认知”与“传播”整合的研究,是对媒介技术引导下传播形式变化所引发的传播本质规律的深刻探索。在信息传播与人类主体关系日益密切的时代转型下,从主体的角度审视传播也是一种新的方式。它也是从宏观角度对社会变化的综合分析

认知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向认知科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符号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习并整合传播。从而突破传统传播学的研究瓶颈。可以说,“认知传播”的诞生是学术研究发展的结果,尤其是“后学科”时代的到来。在这种趋势下,把握传统学科的前沿趋势,凸显学科的当代价值。认知交际在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精神,以问题意识为主导,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独立的定位。这种定位使它站在今天的学科森林中。

认知交际在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研究实践,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铺垫之后,认知与交流的整合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并逐渐成为21世纪一个有意识的研究课题。

以“认知”和“交流”为研究主题关键词的学术论文逐年增加,2010年后呈现迅猛增长。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认知交际成为一门学科奠定了基础,加强了理论积累和学术意义。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的成立加速了认知传播学科的建设。随着许多认知交流论坛的召开和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认知交流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越来越清晰。

—结束—

本期编辑王芳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科学传播,欢迎分享“在看

标签: 传播学 认知 研究

热门文章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