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操作系统的暮年分发是一种良药吗

2020-01-22 14:22 来源:科创网

原创标题:在传统操作系统的黄昏中分发是一剂良药吗?

3418db54dcbe4c39b36c7a0ee17b69ea.jpeg

文怡观察包师语

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开启,世界主要科技企业敏锐地意识到当所有终端-人-服务-场景连接时,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量将会爆发。

但现实并不乐观: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品牌终端和用户在不同场景中使用的大多数服务都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新技术的趋势必将打破传统的壁垒,这意味着现有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将被颠覆。就像从个人电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一种新型的主导操作系统必将在全新的互联时代诞生。

业界普遍认为,“分布式”技术将推动下一代智能生态和用户体验的重要变化。

分布式操作系统会是一剂良药吗?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打破所有硬件界限,将终端硬件能力与终端本身分离,然后将这些硬件能力放入共享资源库。每个终端都可以通过分布式操作系统从共享资源池调用所需的硬件能力。

相比之下,基于当前操作系统的跨终端协作仍然局限于简单的数据传输。

对于用户来说,“分布式”操作系统意味着它将摆脱单一智能硬件的限制。终端的连接是感知的所在,这大大扩展了场景的智能服务体验,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无限接近。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终端连接的位置就是用户服务的位置,这可以无限扩展应用程序使用场景和创新边界。应用程序将无处不在,全部基于云,场景驱动,不再受不同操作系统和终端类型的限制。“连接一切”、“Device as a Service”的理想将首次成为现实.

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布式”技术代表了万物互联时代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的确定性的演变趋势。这也是今天包括谷歌、微软和苹果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将“分销”视为重要的技术研发方向的重要原因,比如已经曝光的谷歌紫红色操作系统(Gogoogle Fuchsia OS operating system)。

华为是世界上第一家将操作系统和智能终端中的分布式技术商业化的技术企业。2019年8月,华为在当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基于微内核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

华为消费业务首席执行官俞成东透露:“华为的操作系统是10年前开发的。尽管华为开始作为操作系统的“备用轮胎”存在,但它不想成为另一个安卓系统,而是要为万物互联的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领先一代操作系统。

b6fb88058ec24637ae5fae007d2d97e4.jpeg

开发者的"无限创新边界"

分布式技术也将对开发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安卓开发者面临的核心难题之一是应用需要适应不同品牌、不同硬件配置、不同用户界面和不同屏幕尺寸,从而带来巨大的开发成本。

随着智能手表、智能大屏幕和虚拟现实等新设备的出现,开发人员已经承受了巨大的适应工作量。

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63%的开发人员陷入多设备适应,49%陷入多编程语言学习,20%陷入跨设备数据融合。

分布式技术可以说是开发人员的“好消息”。对于南方的硬件设备制造商来说,他们可以使用分布式技术来调用其他终端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更强大的终端。王陆承博士举了一个例子。例如,在普通扬声器调用手机的麦克风和人工智能功能后,扬声器完全有可能成为电视的智能遥控器。对于北方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来说,基于分布式技术,可以制造许多能够改变当前行业的应用程序。王说,基于分布式技术,现有的直播软件可以直接调用许多外部智能摄像头。例如,当运动员滑雪时,他们头上戴着一个小摄像机,这个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将被传输到实时观看直播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上。这将真正给直播节目带来变化

借助多终端开发环境IDE、分布式套件和统一的操作系统,完全有可能提供屏幕布局控制和交互式自动适配以及支持控件拖动,从而使开发人员能够基于同一项目高效构建多终端自动运行应用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实现应用的跨终端、跨场景的无缝覆盖体验,这也是华为全场景智慧化战略未来重要的基础支撑能力

根据王陆承博士的说法,是“把简单留给开发者,把复杂留给华为自己,然后通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大多数开发人员来说,华为的分布式技术已经可以触摸、使用和实现。华为终端的硬件边界延伸到哪里,开发者的应用创新就可以延伸到哪里。华为消费业务提出的“1 8 N”全场景硬件生态带来了以前无法触及的边界和用户组,开发者也将获得更多的共享和创新可能性。

开发者的集体选择将决定一个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成长和分布式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

5b511387f55e4671ab8d0b9b3a04262c.jpeg

中国软件领域再迎破局机遇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陆承博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分布式技术背后,最根本的还是基础软件能力

中美现在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的“两极”,但在基础软件的核心领域,中国明显落后于美国。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科技企业一直在努力追赶。从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直没有机会赶上甚至肩并肩。

王陆承博士对此有深刻的理解。2014年,在华为EMUI 4.0期间,他来到华为的消费软件部门。此时,国内手机行业普遍受到安卓的限制,只能在用户界面/只读存储器层面进行修复,无法解决更深层次的优化问题。对于安卓系统的每次重大升级,中国手机公司的本地化和用户界面更新将至少推迟半年,每次升级都会有很多老用户流失。

王陆承博士感叹,系统级平台开发中涉及的基本软件能力在国内软件业一直是短板。我们拥有强大的硬件生产线,成为世界工厂。然而,在软件开发中,他们没有掌握同样的“生产线”能力。

华为在基础软件领域的研发已经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并持续投入巨资,但即便如此,它也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隐形”周期。

以方舟编译器为例。这项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09年,华为赫斯成立了一个编译团队。四年后,华为发布了基站编译器HCC,它可以被视为方舟编译器的前身。2014年,Ark编译器的主体结构完成,编译器和编程语言实验室于2016年成立。最后,在2019年,方舟编译器正式发布。

2761a0c21dd340dfb7165ac74e2f5fb1.jpeg

万物互联时代,全新的生态将会加速全新操作技术变革,对于华为这类基础软件持续投入的企业也将迎来缩小与美国基础软件差距的最好破局机遇.这也是俞成东透露华为一方面专注于鸿蒙和分布式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宣布开拓海外资源的重要原因。

只有将业内最大数量的合作伙伴和开发人员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为用户创造丰富的新应用生态和服务体验,并依靠用户的巨大规模和需求实现分布式技术的成功商业化和持续创新。

正如王陆承博士所说,一方面,华为希望出口成熟的底层能力,直接造福产业链;另一方面,一个好的开源操作也可以促进开发人员的互利,汇聚他们的智慧,共同提高软件能力。

这是破局者的必然选择,也是技术领跑者的终极浪漫.

标签: 华为 操作系统 良药

热门文章

热点图文